据俄罗斯卫星社网站8月18日报导,船时2024年8月18日13时许(北京时刻8月18日11时许),抵达西太平洋首个作业区的“蛟龙号”搭载2024西太平洋世界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和潜航员齐海边、张奕完结航次首潜。这也是我国自主规划、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
自2009年8月3日初次下潜以来,“蛟龙号”历经海试、试验性使用、事务化运转等阶段,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完结300次下潜使命,累计搭载900人次下潜。
另据香港01网站8月19日报导,将于下月访港的我国自主规划、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8月18日在西太平洋海域完结第300次下潜。在接下来的30多天,“蛟龙号”还将进行17次下潜作业。
这次下潜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没有正式命名的海山进行,主要使命是调查及拍照海山山坡到山顶的海底生物分布,收集生物、水体、地质样品和环境参数数据,并全面测验潜水器的各项功用。此次下潜时刻约6小时。
“蛟龙号”是于8月10日随“深海一号”科学考察船,由山东青岛起航前往西太平洋海域,打开为期45天的深海研讨。
“深海一号”及“蛟龙号”下月归航期间,预定于9月23日至25日停靠香港,这将是“蛟龙号”初次拜访香港,也是国家深海大洋范畴科考船时隔18年后再访香港。
据报导,“蛟龙号”2009年8月初次在长江江面完结下潜测验,2012年7月在西太平洋完结7000米级海试,2017年全面晋级技能,本年上半年首探大西洋并创下“9天9潜”新纪录,现在又再完结第300次下潜,“蛟龙号”已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海底留下脚印,显示我国深潜的实力。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