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西太平洋世界航次科考自8月10日起航以来,“深海一号”科考船搭载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在西太平洋海域完结18次下潜使命,搭载包含8名外籍科学家在内的十余名中外科学家探究深海。
这是“蛟龙号”的首个世界航次,也是“蛟龙号”初次搭载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据航次首席科学家、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许学伟介绍,本航次是“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方案下的首个世界航次。
本航次的外籍科学家来自加拿大、西班牙、墨西哥等8个国家。作为航次施行单位,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提早编制了中英双语的参航工作手册,全面介绍使命组织、下潜需求留意的几点、查询作业要求、船上起居日子等细节。
9月初,科考队还与青岛、香港的中小学生展开视频连线科普活动。多名外籍科学家自动为两地学生录制科普视频,介绍海底结核等矿产资源及海参、珊瑚、海绵等海底生物的科学知识,热心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
“通过一个多月的海上工作和日子,中外科学家以及潜航员、工程师早已融为一个团队。”航次首席科学家助理、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正高级工程师高翔说。
关于未来的世界航次科考,许学伟表明,依据“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方案组织,“蛟龙号”将在印度洋展开第二个世界合作航次,展开深海热液区生物多样性与环境查询,等待与各国学者在深海范畴一起探究、同享效果。(据新华社“深海一号”电 记者王聿昊)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