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已完结主体制作的同济大学2000吨级海洋科考教育保证船,迎来“下水”这一重要节点。图为被命名为“同济”号的科考船。(同济大学供图)
校方介绍说,这一科考船自2024年4月开工制作以来,前期已完结船台阶段制作作业,下水后将转入舾装和试航阶段,方案于本年5月交给。建成后将用于同济大学海洋学科和其他单位的科学调查航次、海上工程项目施工使命以及学生海上实习等需求,为海洋科学研究和涉海专业人才教育训练供给配备保证。当天,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为科考船命名为“同济”号。
“同济”号科考船总长82米,型宽15米,型深6.9米,致力于打造一个移动才智体、高性能实验室、节能绿色船只。它适用于无限航区(冰区在外),具有全天候作业才能,可搭载作业型ROV(水下遥控机器人)、多台集装箱式船载实验室及多品种无人体系,具有移动观测节点和固定观测节点归纳自组网功用,可满意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大气环境等归纳科学调查使命,展开海底地势与地貌、底质与结构、海洋环境与生态的归纳查询以及海洋查询配备实验等作业,亦可承当毛病查验测验、修理、敷设及后冲埋、海底路由查询及扫测、风电工程勘察调查等海上工程使命。
同济大学副校长娄永琪教授掌管了这一科考船的外观规划。规划团队期望将科考船规划成为一个“漂浮的立异社区”,其外观像一个时髦的现代修建,船内则好像“社区”和“家”一般温馨。
船内环境规划小组针对科研人员、船长、船员和专家等不同客户的实在需求,全面考虑颜色、资料、运用习气和灯火,量身定制寓居空间,提高舒适度,一起融入了智能化设备。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