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在上海长兴岛江南造船厂码头,蓝白色调的“中山大学”号静待起航。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罗俊走进驾驶室,拉响了汽笛——这艘我国自主研制制作的国内最大的海洋归纳科考实习船完结交给。
据介绍,“中山大学”号于2016年6月获教育部批复立项,2019年10月由中山大学托付中国船舶江南造船厂制作,是目前国内规划排水量最大、归纳科考功用最强的新一代大型海洋归纳科考实习船,排水量6880吨,续航力15000海里,具有全球飞行才能且能毗连极地冰区作业。
中国船舶江南造船“中山大学”号总制作师张文龙介绍,该船在国内科考船中具有多个“初次”:初次选用L型全反转低噪声推进器、初次选用轮缘永磁侧推、初次选用直流母排+储能蓄电池的组合规划、初次选用全航速自动式减摇鳍等。
中山大学海洋科考中心主任于卫东介绍,“中山大学”号配备了大批先进科考仪器设备和控制支撑设备,建有设备先进、功用完全的各类试验室,可进行定点和走航式勘探与取样,完成科考数据系统集成、现场印证及与岸基的数据传输与处理,满意低空大气、海面、水体、海底及深海等环境下展开海洋科学、海洋工程与技能(资料、通讯等)及海洋人文等多学科范畴的科学考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需求。
船上具有多个露天科考作业甲板,主甲板作业面积达610平方米,室内固定试验室面积达760平方米,是国内试验面积最大的科考船。一起,还搭载十余个集装箱式移动试验功用模块,有用提高归纳科考作业才能和工作效率。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