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政校合作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高质量发展
时间: 2025-01-30 | 发布人:行业动态

  

政校合作助推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高质量发展

  初冬时节,乘“长江三峡1”号溯江而上,观山势,听水声,抚江风,成为不少游客到湖北宜昌打卡长江三峡的首选。“长江三峡1”号船长陈国海介绍,全船可容纳1300人,设计总长100米,配备了容量达7500千瓦时的船用动力电池,相当于上百辆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与常规动力船舶相比,该游轮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有害化学气体排放1660吨。

  加速布局绿色航运与新能源融合项目是我国内河航运稳步迈向绿色高质量的一个缩影。我国格外的重视内河航运发展,2020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明白准确地提出2035年、2050年建设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的相关发展目标。目前,我国内河航运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安全监管、减排增效、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呈现出蓬勃活力。2023年,全国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47.91亿吨。

  12月6日下午,海南自由贸易港船员发展的策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暨首届海南自由贸易港船员产业助力航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三亚成功举办。活动旨在充分的发挥海南自由贸易港区位、资源和政策优势,打造行业重要互鉴共享合作交流平台,推动船员综合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国家航运人才合作交流,更好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高质量发展。

  活动由海南海事局主办,上海海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和三亚海事局协办,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海南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大型航运企业、知名航海院校、海南省船东船员联合会、海南辖区主要培训机构等多名领导专家共同参加签约仪式及研讨。

  海南海事局、上海海事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签订海南自由贸易港船员发展的策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在高端航海人才教育培训、船员管理课题攻关与合作、船员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做深度合作,三方发挥各自优势,集成各类资源,一直在优化船员职业发展环境,共同推进海南自贸港高素质船员队伍建设,服务保障海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打造“政校合作”新样板,建立上海、海南新联通。

  在首届海南自由贸易港船员产业助力航运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与会嘉宾共同研讨聚焦船员产业多领域关键议题,涵盖“一带一路” 国家航运人才合作、航运高质量发展、海南自由贸易港船员产业与航海教育的发展提升、船员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作用、“全球海员之家” 及海员外派行业建设、琼州海峡客滚航线船员保障等方面,为船员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与新智慧,将促进各相关领域深层次地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推动船员产业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多层面协同创新与高质量进步,构建更为完善、高效且具国际竞争力的船员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与生态体系。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领导在总结讲话中指出,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海南海事局在服务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船员是航运未来的核心,要把船员摆在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航运核心资源这一突出地位,加快构建与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海员管理制度体系,一直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便捷优质的海事服务,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航运高质量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