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新華鮮報丨“挺進”地球深部!我國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正式入列
时间: 2024-12-14 | 发布人:行业动态

  “打穿地殼、進入地球深部”,這是人類長久以來的科學夢想。现在,中國最新入列的科考船有望將這一夢想變成現實。

  17日,擁有最大11000米的鑽深才能、我國自主設計制作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在廣州正式入列。

  海風獵獵,迎候夢想起航。全長179.8米,寬32.8米,排水量42600噸的“夢想”號,整裝待發。

  它是我國现在噸位最大的科考船,續航力15000海裡,自我克制力120天,載員180人。它的穩性和結構強度按16級超強台風安全要求設計,可在6級海況下正常作業,具備全球海域無限航區作業才能。

  11月17日,靠泊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考碼頭的我國自主設計制作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無人機相片)。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作為我國深海探測關鍵技術裝備領域的严重打破,這艘大國重器被寄予厚望。“夢想”號大洋鑽探船承擔著深海資源勘探、大洋科學鑽探和深遠海科學调查等多項任务,對服務國家动力資源安全保证、推動深海關鍵技術攻關、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具有极端重粗心義。

  “同時,‘夢想’號獲取的地球深部岩心樣品,可為全球科學家了解地球板塊構造、大洋地殼演化、古代海洋氣候和生命演化等供给最直接的証據,幫助人類更好地認識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天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局局長許振強說。

  我國自主設計制作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的鑽探設備。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夢想’號匯聚了海洋、地質等多個領域最頂尖的科技成果,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巨系統,工程量和工程難度遠超一般船只。”中國船只黃埔文沖總經理羅兵說。

  全國150余家參研參建單位聚眾智、集眾力,用三年時間完结制作任務,制作周期較國際同類型船縮短了一年多,主要性能指標全面領先,充沛証明晰新式舉國體制的強大優勢。

  向地球深部挺進有多難?地殼的均匀厚度約為17千米——與地球約6371千米的半徑比较微乎其微。有科學家形象地說,如果把地球比方成一個雞蛋的話,现在人類對地球的研讨,仍還在“蛋殼”上。

  穿透地殼,才能接觸到地幔——佔地球體積的4/5、質量的3/4的地幔,是地球最大的“化學儲庫”,充滿未解之謎。而被稱為“莫霍面”的地幔和地殼分界面,在大陸之下約30至40公裡,在大洋之下約6至7公裡。也便是說,從深海向下鑽探,更简单達到和打破“莫霍面”。

  為此,“夢想”號制造了全球首台兼具油氣勘探和岩心鑽取功用的液壓舉升鑽機,頂驅的舉力達到907噸,具備4種鑽探形式和3種取心方法,可滿足大洋鑽探取心和深海大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等不同作業需求,綜合鑽探功率、硬岩鑽進才能大幅度的进步,鑽採系統國際領先。

  中國船只第七〇八研讨所“夢想”號總設計師張海彬說,“夢想”號採用模塊化設計理念,霸占多項国际級船只設計難題,國際初次創新集成大洋科學鑽探、深海油氣勘探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試採等多種功用,構建起我國自主的超深水鑽探裝備設計制作技術體系。經兩輪海試驗証,“夢想”號主要性能指標優於設計要求。

  作為全球領先的深海作業渠道,“夢想”號堪稱海上移動的“國家實驗室”,科考實驗功用和信息化水平國際領先。全船建有基礎地質、古地磁、無機地化、有機地化、微生物、海洋科學、天然氣水合物、地球物理、鑽探技術等九大功用實驗室,總面積超3000平方米,装备有全球首套船載岩心自動傳輸存儲系統,可滿足海洋領域全學科研讨需求。

  在可預見的未來,承載著全人類認識海洋、保護海洋和開發海洋一起夢想的“夢想”號,不僅會在中國海洋科考進程中發揮關鍵效果,也將在全球海洋探究中承擔重担。

  “‘夢想’號的入列,將為我國加強基礎研讨和深海資源勘探供给強有力保证,為加速建設海洋強國和科技強國不斷注入力气。同時,將為全球科學家開展大洋科學鑽探研讨供给严重渠道支撐,對拓宽國際地學研讨协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一起體具有极端重粗心義。”天然資源部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李金發說。

  公民日報社概況關於公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协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