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在奔腾浪花中激情绽放记我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詹春珮
时间: 2024-11-28 | 发布人:行业动态

  3月,草木勃发,黄浦江畔一片生机盎然,“海巡01”轮静静地停靠在长江口海事监管基地码头。

  午后,“海巡01”轮船长室的门再一次被叩响,詹春珮从电脑和一摞文书前抬起头,她正在整理上个月的巡航数据。因为刚刚经过一批人员轮换,这些天进出船长室的人络绎不绝,詹春珮需要见缝插针,赶在再次出发巡航之前,处理完手头的紧急事务。

  这是詹春珮任“海巡01”轮船长的第二个月。“海巡01”轮隶属于上海海事局东海海巡执法总队,是我国第一艘兼具海事监管和救助功能的大型巡航救助船。作为我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从2014年8月赴南印度洋参与马航MH370长期搜救任务开始,这位“90后”姑娘已经陪伴“海巡01”轮走过了十年时光。

  2009年,詹春珮进入上海海事大学就读航海技术专业,2013年毕业后考入上海海事局。同年,我国海事系统当时顶级规模、装备最先进、综合能力最强的巡航救助船“海巡01”轮正式列编。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客机失联,作为中方指挥船的“海巡01”轮即刻赴南印度洋展开搜寻。海上搜救工作的情况复杂多变,任务时间从预期的一个月,变成了最后的216天,中途搜寻团队急需人力补充。同年8月,初出茅庐的詹春珮接受了人生中第一个远洋搜救任务,她和别的队员一同前往澳大利亚珀斯港,加入马航MH370搜寻团队,并担任见习三副。

  “‘海巡01’轮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执行任务时,需要绝对的服从性和纪律性。”这让初入行的詹春珮感受到极大的安全感,“它就像大海中一间温馨又坚固的小屋,给我们全体船员带来如家一般的归属感。”詹春珮说。

  “如果初见的不是‘海巡01’轮,我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坚持到现在。”詹春珮回想起这十年来的旅程,不禁感叹道。

  晕船,是大多数航海人都必须面对的一道坎儿。“起初一天要吐上九十次。”为了缓解晕船症状,詹春珮探索出了很多小妙招,比如避免吃得太饱太油腻,备点原味苏打饼干,或者晕船时在衣服上点一滴生姜精油,放在鼻子下闻着。“现在八级风浪我也能该吃吃、该睡睡。”

  从初入行的航海小白到如今的女船长,詹春珮用了十年的时间。从见习三副到三副、二副、大副,再到船长,每个岗位都要有一段时间的航海资历,才有资格职位晋升,其中大副和船长的职位晋升还要参加培训、考试和评估合格,经过船上见习,才能颁发适任证书,因此,在詹春珮的船员证书簿里,不仅有无限航区船长的适任证书,还有各类培训合格证。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2月1日,詹春珮正式任职“海巡01”轮船长,成为中国首位远洋公务船女船长。

  直到亲身接触之后,詹春珮才明白,搜救工作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总是充满惊心动魄。有时遇到搜救人力紧张,詹春珮在驾驶台把控船位一站就是一天,这成为她海上征程的开端。“更多时候,我们面对着茫茫大海却无迹可寻,在希望和失望中反复徘徊。”詹春珮表示,一次次失望而归,又一次次鼓起勇气继续搜寻的过程,对于全船人员来说,就是一场无声的心理较量。

  2015年底,渔船“苏赣渔运02886”因为恶劣海况发生翻扣,船上9人下落不明。当时詹春珮作为三副,在驾驶台操控船舶并协助船长开展现场指挥协调。由于船体大多是钢铁,生命探测仪的效能有限,第一次探测并未曾发现生命迹象,在即将撤出之际,船员们还是决定再努力一次。于是,水手长用一根绳子将自己的身体绑住,冒险潜至难船底部反复敲击核查,最终听到了幸存者的回应,船长立即请示海上搜救中心协调后续专业力量派人潜水进去营救。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詹春珮意识到,每一次的巡航搜救都是一场战斗。“多一次排查,多一份努力,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遇险者多一线生机。”

  每一次大型搜救任务,都要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间断的搜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搜救船的坚守也代表着中国参与海上救助的能力与决心。詹春珮说,“我们的背后是政府和国家,我们的行动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更彰显着大国的威慑力。”

  这种威慑力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从2020年底到2022年中,“海巡01”轮都守护在长江口水域,执行“护航长江口”内河船涉海运输专项整治行动。“这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詹春珮说,“如果想要冲关,就得先过我们这一关。”两年多时间里,“海巡01”轮协同海事各分支局拦截惩治了众多入海内河船。如今,每年冒险冲关的内河船已经寥寥无几。

  作为一艘巡航救助船,“海巡01”轮多次奔赴急难险重的搜救任务。2018年1月6日晚,“桑吉”轮在东海发生碰撞后起火,船上满载11万吨易燃易爆的凝析油。当时詹春珮正在休假中,深夜接到指令后,她紧急回船出航。

  现场,火光冲天,空气中弥漫着凝析油燃烧后的有毒浓烟。“海巡01”轮作为现场指挥船,需要抵近难船就近核查,詹春珮当时担任二副,她回忆:“我们在现场要救人、要控制火势,还要监测溢油,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尤其是船长,既要保障船舶自身安全,又要协调32个水面和空中救助力量,国内、国外的都有。”在燃烧了8天8夜后,“桑吉”轮最终爆炸沉没。然而,“海巡01”轮继续在附近停留了百余天,一边监测溢油情况,一边提醒过往船只及时避让。整一个完整的过程中,詹春珮在现场拍摄了大量照片和视频,为后期的调查留下了宝贵的一线资料。

  “船长的肩章是四条杠,分别代表专业、知识、技术、责任,缺一不可。”经过一次又一次搜救任务的磨炼后,詹春珮逐渐领悟到肩上的责任。

  东海海巡执法总队副总队长姜龙是“海巡01”轮的首任船长,同时也是詹春珮的师父,是十年来指引她前进的一座“灯塔”。

  “姜总对我来说就是一面旗帜,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詹春珮说。在考船长证书时,詹春珮进行了一场上船模拟测试,主要负责指挥船员处理舵机失灵、船舶碰撞、溢油等意外情况。“如果是姜总站在这儿,他会怎么做?”驾驶台上的詹春珮边这样想着,边有条不紊地下达着一条条指令。最终,詹春珮顺利通过了考试,取得了船长证书。后来考官告诉她,她的表现比其他几组学员都要优异,“他说我有那个船长的范儿。”詹春珮笑道。

  在船遇到意外状况,有情绪波动极为正常,但船长作为主心骨,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清晰的逻辑。“大家跟在姜总身边时,他就像一根定海神针,能带给大家十足的安全感。”詹春珮说,“我也想努力成为像他那样的船长。”

  标杆的作用是巨大的,跟随着前辈的步伐,詹春珮不断突破自我、激发自身的潜力,从沉默内敛到四处参加汇报宣讲,从说话有些磕巴到可以在台上从容流畅地表达,从前辈们身边的小跟班到总领团队的船长,詹春珮始终记得刚上船时,师父姜龙叮嘱她的一句话,“一定要尊重你的专业。”她也时刻以此激励自己,从始至终保持专业状态,认真地完成每一次任务。

  詹春珮大学时期同专业的同学,现在仍然从事水上作业的只剩她一个人。“我的生活可能不一定有他们丰富多彩,但我一定有他们没见识过的精彩。”詹春珮略显自豪地说。

  大学期间,詹春珮参加过学校里的舞龙队,并担任队伍的核心“龙头”。“龙头”的净重达3公斤左右,由于需要带动后面的“龙身”,实际舞动过程中,要负荷约30公斤的力量。“在学校舞龙队的时候,我的体能达到了巅峰状态。”那时,詹春珮对舞龙队极为上心,每天一早开始训练,一天训练6个小时,汗水浸透衣物,太阳一晒,身上都是白花花的盐渍。

  大二到大三期间,詹春珮先后参加了“中国达人秀”、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以及山东电视台的”歌声传奇”开场表演。同时,她还负责带教下一届的舞龙队,最终,由她带教的学员收获了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的冠军。

  学生时代的经历为詹春珮的体质和集体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她还加入了学校的“旗语社”。旗语是一种航海文化,也是世界通用的通讯语言,用于船只之间、船只与岸上的沟通。“旗语社”的经历,也为詹春珮之后的工作提供巨大的助力,在“海巡01”轮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中,她既是“科普大使”,也是“首席讲解员”。

  詹春珮刚刚上船时,船员们听说船上来了一位女船员,会不自觉地给予照顾和关心,他们会将好吃的食物留给詹春珮,也会在工作中下意识地谦让和保护她。詹春珮上船不久,大家对她给予了太多的关心和照顾,对此她心存感念,然而内心也悄然升腾起一种与自己较劲的斗志。

  “限制女性的不是专业,是观念,许多人对女性能否胜任船上工作持有怀疑态度。”詹春珮说,“但我一定要试一试,我不试,怎么知道我不行?”在她看来,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女船员不仅能适应慢慢的变多的岗位,还有自己的优势。“我从不觉得自身是特殊的,我要和所有船员一样,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前行。而且,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希望有机会能够为即将迈入这个行业的女孩们提供一些案例和路径,这也是我选择坚守行业的原因之一吧。”詹春珮表示。

  “海巡01”轮上,在属于詹春珮自己的小空间里,置放着一套绘画工具。每当闲暇时,她都会安安静静地坐下来,画上几个小时。她画下大海、画下灯塔、画下星空、画下“海巡01”轮在无垠大海中的漫漫征程……在师父姜龙看来,这位学生的身上充满着反差感,“她看似柔弱实则胆大,看似大条有时又很敏感,有时候略显粗心,却又能几个小时去完成一幅画作。”姜龙说,“不能用单一的词语去形容她,她不是一个模板化的人物。英雄来自平凡,她就是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

  3月4日,“海巡01”轮再次扬帆起航,前往长江口以外东海海域巡航。对于詹春珮来说,每一次新的出发,都将载着她的梦想与壮志,驶向更加辽阔无垠的蔚蓝海洋。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