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是世界上研究破冰船技术最积极的国家,因为俄罗斯的北面是北冰洋航线,这里的部分洋面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都被厚厚的冰层覆盖,一定要使用破冰船破冰。那么你知道破冰船是靠什么把厚达2米的冰层破开的吗?靠锋利的船首吗?
世界上第一艘破冰船是在1864年建造的,这艘破冰船被命名为“派洛特”号,由俄国人设计并建造。它采用了一种特殊的船体设计,能够轻松地穿越较薄冰的层,为当时的俄罗斯帝国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研究和探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派洛特”号不仅是一艘破冰船,更是一个象征,它代表了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和科技发展的巨大潜力。在当时,破冰船的发明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使得人们能更加深入地探索北极地区,进一步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和认知。
不过“派洛特”号破冰船有个缺点,它主要靠船身来把冰撞开,船首就像一把斧头一样,这种结构很容易卡进冰层里,而且遇到厚一点的冰层就不行了。
后来工程师家发现,可通过船身巨大的重量把冰面压碎,这样就可以让船在冰面上行走了。于是船首被设计成了一定的弧度,这样船撞到冰时船头就会抬起来压冰。
但是这样一来也有一个问题,在上个世纪50年代,破冰船不再只是科学考察的工具,苏联想开通北极圈航线,制造一种既能破冰又能运送货物的轮船。当轮船满载货物的时候,苏联工程师发现船头压根翘不起来,吃水太深了。
之后船舶设计人员想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把船头有弧度的部分上移,这样即便是满载货物的轮船也能破冰了。
造出来后,又发现了一个难题,因为北极航线结冰的地方太多,船从这里走很耗油,而且速度还很慢,该怎么办呢?
这难不倒苏联人,毕竟他们还尝试过把核反应堆装进坦克,只要在破冰船里装上一个核裂变反应堆就行了。核燃料棒插入裂变装置后,堆芯释放出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被水吸收,在高压的状态下,这些液体温度有200多摄氏度。
之后这些高压高温的水被输送到热交换器中,热量通过交换器,导入干净的水中,然后升起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被导入蒸汽轮机中就可以带动螺旋桨旋转了。一台蒸汽轮机可以为船只提供4.4万匹的马力,目前俄罗斯的破冰船可以在北极航行6年左右的时间,不用更换燃料棒。
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苏联人在破冰船前边放置了一台抽水机,这台抽水机吸上海水以后,在水里充入空气制造气泡,然后再从船底部排出去,气泡会贴着船身上浮,这样就起到了润滑作用。俄罗斯的超空泡水雷差不多应用的也是这个技术。
为了保护船身尾部的螺旋桨和方向舵,苏联人在船体两侧设置了两个辅助螺旋桨,它们既能够给大家提供动力,也可以拨开靠近主螺旋桨和方向舵的冰块。
目前全世界在破冰船领域研究最深入的国家就是俄罗斯,早在1957年,苏联就下水了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列宁号”。
在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开始着手研发核动力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在破冰船领域,前苏联决定建造一艘核动力破冰船,以解决北极地区冬季冰封的问题,进一步拓展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
“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于1957年开始建造,经过两年的努力,于1959年正式首航,这比美国早了两年。“列宁号”主要执行北冰洋地区的考察和救援活动,除了在1967年靠港进行过维修,几乎不间断地航行了30年。
“列宁号”破冰船采用了先进的核动力技术,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为破冰设备提供充足的动力。同时,“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还采用了先进的破冰设备和技术,能够轻松地穿越各种厚度的冰层,最大破冰深度为3米。
在建造过程中,前苏联政府给予了格外的重视和支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人员被投入到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的研发和建造中。这艘破冰船的建造不仅体现了前苏联在核动力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也为北极地区的科学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的建造不仅是一项科技成就,更是一段历史记忆,它见证了前苏联在科技领域的辉煌成就,也见证了人类对北极地区的探索和开发历程。如今,“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已经退役,但它所代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将永远被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行业首创100x AI超级长焦!工程师晒荣耀Magic7 RSR保时捷设计样张
三星 Galaxy Tab S10 FE 平板已在路上:双电池设计、1200 万后摄
三星显示加速剥离 LCD 资产:出售8代生产设备,转型OLED决心坚定
关注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