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驱逐舰
导弹驱逐舰
708所:百余项中国第一从这里起航
时间: 2024-11-28 | 发布人:导弹驱逐舰

  船舶工业是国家实施海洋强国和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使我国昂首屹立于世界造船大国之列。而这背后,有一家研究所始终与我国船舶事业同频共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创造了我国船舶工业史上的百余项第一。这就是被誉为“中国船舶设计的摇篮”的中国船舶集团第七O八研究所。

  1950年11月29日,为发展我国船舶事业,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船舶工业局技术处设计组(七O八所前身)在上海组建,这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船舶研发机构,创始人为我国船舶事业的奠基人辛一心先生。可以说,七O八所从诞生起就始终与我国船舶事业同频共振,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

  七O八所成立之初,正是我国船舶事业“一穷二白”亟待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仅有几张简陋的办公桌、十几名科研人员。艰苦的办公环境并没有阻挡科研人员研发一流船舶的脚步。我国首艘现代沿海小港客货船“民主10”号、被誉为“海上猛虎艇”的“55甲炮艇”、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远洋货船“东风”号、我国首艘海洋综合调查船“实践”号等船舶装备相继研发成功,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为后续我国船舶技术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七O八所已发展成为中国海洋装备领域顶尖的综合性总体研发机构、我国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研发的中坚力量,拥有雄厚的技术储备和一流的人才储备。走进这家神秘而低调的船舶研究所,七十余年来,创新研发一流船舶的脚步从未停歇。在七O八所崭新的办公园区内,辛一心先生、许学彦院士、张炳炎院士的铜像熠熠生辉,无言地诉说着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辉煌之路,彰显着七O八所科研人员为国奉献的拳拳之心。几代七O八所科研人员发扬“科学家精神”,筚路蓝缕,前赴后继,推动我们国家船舶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七O八所是新中国民用船舶研发设计事业的开创者,研发了我国大部分民用船舶的首制船,占据了我国十大名船的“半壁江山”;七O八所还是我国主流海洋工程装备、海工工程船舶、工程作业船舶领域的主力研发单位,在海洋装备产业链研发领域基本实现全覆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了我国在民用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由跟随者向并跑者的转变。

  从开创我国出口船舶先河、我国第一艘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建造的大型出口船“长城”号散货船到全球首艘液化天然气(LNG)动力23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从我国第一艘多功能大型远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10”号到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海洋石油117”号;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海洋石油981”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到“造岛神器”“天鲲号”绞吸式挖泥船一系列划时代的“大国重器”,均由七O八所研发设计。

  此外,近年来,七O八所还研发了一系列“国际一流”的船舶装备。在集装箱船研发领域,七O八所形成了覆盖1000TEU~24000TEU集装箱船的完整系列新产品研发能力,已斩获订单500余艘,累计创造订单金额约600亿美元,成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市场垄断。作为我国极地装备研发的主要力量,七O八所研发设计的我国首艘专业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破冰调查船“极地”号,已成为我国和平利用和保护极地资源的新平台。包括张炳炎院士、吴刚研究员等在内的科研人员参加了多批次南北极现场考察任务,为提升我国极地装备工程技术研究水平、研发设计一流极地科考装备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面向我国海上风电装备建设的迫切需求,七O八所率先发力,打造了MAU品牌的风电安装船/平台,已形成起重能力从250吨到3000吨、作业能力从近海走向深远海水域、风电安装船舶系列化的研发能力,成功研发并交付了三十余型国内领先的风电施工船机。

  当前,我国船舶工业正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昂首迈进,制造强国战略提出要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提出要建设智能制造体系,推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将加快推进低碳、清洁、高效的绿色船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满足国际船舶排放标准,提升船舶的节能环保性能,降低船舶的运营成本和环境风险。

  作为国内领先的船舶总体设计单位和我国高技术船舶技术发展的“策源地”,七O八所紧抓机遇,构建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持续创造价值,推动我国船舶工业价值链向“高端跃升”。目前,七O八所正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积极开展绿色船舶、智能船舶、极地船舶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快绿色智能和数字化转型,以更高水平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LNG双燃料、甲醇双燃料、氨燃料七O八所推出的采用清洁能源的集装箱船、散货船、油化船、气体船、疏浚装备等系列高端船型,得到了市场的一致好评。前不久,七O八所“MAS”智能实验室揭牌。该实验室聚焦提升智能产品自主研发能力、技术产品融合测试能力以及运营船舶服务能力,目前已初步建立了智能产品研制和测试的基础设施,成功研发了智能航行系统等多项典型智能产品,未来将努力引领数智航海新时代。

  站在历史新方位,面对全球新格局、中国新时代,七O八所将继续登高望远,继往开来,坚守主业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技术进步、创造行业价值中勇担使命;持续发挥技术优势,密切跟踪海洋氢能装备、氨/甲醇等替代燃料新技术智能船舶,开展装备技术体系、总体方案、关键系统研究,继续为国内外船东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引领我国船舶工业绿色智能船型技术发展,为打造形成新时代国际竞争新优势、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点燃强大引擎。

  10月12日,四艘“湘江夜游文旅游览船”方案设计审查会在武汉召开。岳麓山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武汉审图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等相关的单位代表和专家参加会议。...2024-10-14 19:54:23

  近日,武汉长江船舶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功承接长沙城发集团旗下岳麓山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的三型四艘新能源游船设计项目。...2024-10-11 20:23:44

  英国船舶设计与工程咨询公司Houlder日前警告称,许多船东正在转向降低航速运营,以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但这种策略可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2024-10-05 08:18:00

  9月28日,2023-2024年度“上海设计100+”发布会暨“设计创新型城市”主题论坛在黄浦区半淞园路498号世博创意秀场举行。天海防务全资子公司上海佳豪船海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新型绿色智能自航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项目,经过公众投票、中外专家投票...2024-09-30 12:10:22

  9月27日,2024“上海设计100+”发布会暨“设计创新型城市”主题论坛在世博创意秀场举行。中国船舶集团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研发设计的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箱集装箱船GREEN SEALION 1400荣获第五届“上海设计100+”年度优秀设计成果奖。...2024-09-29 20:59:20

  近日,武汉理工船舶公司与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所联合申报的《江海直达集装箱船简捷系固系统》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并取得发明专利证书。 ...2024-09-27 21:58:56

  近日,美国船级社(ABS)、香港船舶管理公司Fleet Management、日本贸易公司住友商事和TOTE Services共同宣布,美国首个氨燃料加注铰接式拖驳船(由拖船和驳船组成,AB-ATB)初始设计获得ABS的原则性认可(AiP)。...2024-09-27 21:50:45

  9月27日,基于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SDARI)和法国BV船级社(BV)签署的联合开发项目协议,BV为SDARI的数字化营运支持系统(DOSS)颁发了全球首张VersiSTAR Green数据接口的证明。...2024-09-27 21:49:06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