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驱逐舰
导弹驱逐舰
a content
时间: 2024-11-15 | 发布人:导弹驱逐舰

  

a content

  新华社“雪龙2”号11月13日电(记者黄韬铭)12日夜里11点,正在履行我国第41次南极调查使命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船舱逐步安静下来。受副热带高压外围涌浪传递影响,这两天船晃得凶猛。为防晕船,队员们纷繁削减活动,早早上床歇息。

  夜深人静,却正是“雪龙2”号轮机员祖成弟的上班时刻。他穿好工服,走出住舱,来到餐厅,一碗疙瘩汤下肚后擦擦嘴,笑着对记者说:“走吧,要工作到清晨三点半呢。”

  顺着狭隘峻峭的楼梯向下,祖成弟大步流星。记者左摇右晃跟在后边,下了两层总算抵达目的地。甲板之下,波澜之上,这儿便是“雪龙2”号的“心脏”——轮机部。

  柴油发电机、吊舱推动器……虽然是深夜,但仍旧稀有不清的机器正在此轰鸣工作。机舱被舱门分隔为多个区域,不一样的品种的机器各司其职,组成一个巨大体系。

  “就像人活着得靠心脏持续泵血,这些机器的效果便是保证科考船正常工作。”“雪龙2”号轮机长李文明指着电子屏幕上扑朔迷离的体系图示说,大到动力推动,小到空调制冷,都归于轮机部的办理领域。轮机长带领着轮机部成员为全船设备供给日常保证。

  有些机器白天黑夜连轴转,保证它们安全运作是轮机员的重要工作。机舱空间大,布局杂乱,走起来像一座迷宫。祖成弟熟练地穿行其间,时不时摸摸机器温度,记载相关数据。

  “这两台是吊舱推动器,自动力推动设备。”指着眼前的“大家伙”,祖成弟说,“雪龙2”号日夜不停地跑,动力就来自这两台机器。不仅能360度旋转,破冰时还能派上用场。“就像电扇叶片,转得快,动力足,船就跑得快。”

  远航在外,淡水是要害。“雪龙2”号一天需求耗费约20吨淡水。补给次数少,随船带着的淡水不够了咋办?在这儿能找到答案。“船上装有海水淡化设备,经过真空蒸馏法、反渗透法,一天约能产出30吨,能保证队员们日常洗漱所需淡水。”李文明介绍,经过智能化操作体系,能清楚地看到水舱库容状况,及时做出调整。

  出海时刻长,怎么样才能够吃上相对新鲜的蔬菜?食物保鲜体系能派上用场。担任保鲜食物的体系有两种,一种是冰温保鲜,即船上惯例的冷冻库;另一种是气调保鲜,便是下降体系中氧气的百分比,去除乙烯气体,按捺微生物成长和蔬菜生物活性,延伸蔬菜保鲜时刻。经过这两种体系,在适当一段时刻内,队员们都能吃上绿叶菜。

  在机舱里转了一圈出来只用了半小时,记者却热出了一身汗。垂头看表,正好是清晨一点。此刻舷窗外一片乌黑,波浪翻涌激荡;机舱里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工作。“雪龙2”号在静默乌黑的海面,持续向南而行。



关注官方微信


沪ICP备09056669号-3